2025年10月20日至24日,“古籍书目数据库智能化建设”高级研修班在国家图书馆成功举办。本次高研班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编目专业委员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共同协办。来自全国各类型图书馆、科研院所、相关企事业单位的37名学员,参加了为期四天的集中培训。

10月21日上午,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张志清,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编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出席开班仪式,并在发言中强调了古籍数字化编目工作的重要性。随后几天,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龙伟、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朱本军、浙江大学未来图书馆执行馆长黄晨、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经理洪涛、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夏翠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姚伯岳依次授课。各位专家围绕古籍书目数据的组织、建设与利用,古籍资源的数智化开发,以及籍合网“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平台、CALIS古籍联合目录和“高校古文献资源库”等代表性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规划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讲解。课程体系完整,深入浅出,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构建,又有具体而微的实践案例,令学员受益匪浅。
10月24日下午,学员们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与研究思考,撰写参加本次高研班的个人总结。之后围绕“古籍书目数据库智能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进行总结汇报。现场互动频繁,交流氛围积极,有效促进了学员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效,将会议研讨推向高潮。

总结交流之后举行结业仪式。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志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萨仁高娃,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编目专委会副主任谢冬荣,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处负责人王磊,古籍编目专委会主任姚伯岳与古籍编目专委会秘书长凌一鸣出席结业仪式。仪式由王磊主持,姚伯岳为本次高研班做总结发言,之后张志清常务副会长为参训学员一一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此次高研班的成功举办,为新时代背景下凝聚古籍编目及相关领域工作者的共识搭建了重要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古籍编目事业在智能化转型进程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