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古籍保护研究院团队赴吴堡县柳青文化园考察交流
2025-07-14 00:26  

2025年7月8日,应陕西省吴堡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邀请,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副院长李华伟与凌一鸣副教授、杨鹏博士、杨永政博士一行4人赴陕西省吴堡县柳青文化园考察交流。

7月8日上午,我院团队成员赴柳青文化园实地考察,吴堡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副局长白彦龙、吴堡县柳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强、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庞和平、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黄四平等领导专家一同考察。


图1 团队成员在柳青文化园考察


柳青文化园坐落于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据村内柳青故居等77孔老窑洞改造而成于2020年开园,设有柳青文学馆、柳青故居、柳青私塾、柳青书院、陕西作家手稿书信馆等专题展馆。园内藏有现当代陕西500多位作家作品14000余册件,以及若干清代及民国古籍。我院团队成员查检了馆藏文献的基本内容和保存状况,发现其馆藏古籍以教育文献、科举文献和陕西地方文献等为特色,但保存情况不甚理想,多存在酸化、絮化、霉菌、虫蛀等病害。


图2 团队成员与领导专家在柳青文化园


当天下午,团队成员在吴堡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与当地领导和相关专家展开座谈。吴堡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局长宋锦峰、副局长白彦龙,以及张永强主任、庞和平所长、黄四平教授等领导专家参与了座谈。

座谈中,宋锦峰局长介绍了文化园的基本情况,并表示文化园所藏文献病害严重,现已制定了抢救性修复的初步方案,希望听取专家意见。我院团队成员提出,柳青文化园所藏文献数量大、有体系,特色鲜明,是十分难得的陕西地方文献专题库,具有高度的文献价值。但目前窑洞内湿度较大,文献保存状况不佳,急需除尘、除霉等抢救性修复,并改善保存环境,优化陈列方式。在妥善登记、修复和保护的基础上,由藏到用,未来可开展数字活化、整理研究、宣传推广等进一步揭示和利用。同时认为,文化园张永强主任等对陕西地方文献和作家手稿的不懈搜集和保护,也是一段值得书写的藏书佳话。黄四平教授从修复技术等角度,介绍了文献抢救性修复的方案和构想。庞和平所长建议推动文物等级认定和数字化建设,并加强与高校之间的教学实践联系。

图3 团队成员与领导专家座谈


经考察座谈,当地文广局领导与我院团队成员和相关专家就文献抢救性保护的基本方案达成了共识,并希望未来在文献编目、开发利用、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与我院开展进一步合作。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