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天津师范大学地方文献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
2023-05-19 16:56  


 

513日下午,天津师范大学地方文献研究中心在校图书馆12楼举办了第一届“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心主任、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王振良主持。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来自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史研究机构等近30位地方文献研究的专家学者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专家们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及思考,围绕“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发展”展开了广泛交流。南京大学徐雁教授从“阅读推广”角度,指出地方文献在全民阅读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书香天津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师范大学苏全有教授从五个维度谈及地方文献建设的必要性,并分享其搜集整理“新乡地方文献”的丰富实践经验。郑州大学赵长海研究馆员指出地方文献“数量无穷”、“载体多样”及“价值模糊”的三个特点,并提出抢救性挖掘地方文献的理念。宁波大学钱茂伟教授指出“口述史文献”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史学和个人史学同样可以记述历史,通过口述史形式可将普通人的历史留存下来。贵州民族大学叶成勇教授提出“田野史学”概念,建议将史学研究与当下生活连接起来,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用和价值。

 

研讨会现场图片1

浙江省桐乡市图书馆夏春锦老师,围绕“地方文化”如何走出地方展开,分享了研究桐乡地方文献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家谱收藏家励双节老师,认为家谱作为地方文献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家谱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价值。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张元卿老师,从微观城市史角度入手,以“浦口火车站周边街区”为切口,考察近代南京城的历史样貌。《慈溪地方文献集成》编审童银舫先生为大家分享了开展慈溪地方文献整理工作的经验,提出地方文献建设的三个条件,即只有在广泛搜集保存资料、专业人员指导及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才能打造出精品。温州大学方韶毅老师介绍温州地方文献整理的历史,重点介绍《温州大典》文化工程,全书共七编,分十年开展,地方政府每年有1000万的投入,将打造地方文献编纂的典范之作。河北大学于广杰研究员介绍河北大学“燕赵高等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过程及主要研究主题,其研究特点是注重整理与研究并重,还提出“相关资料的匮乏”是开展研究的首要难题。

天津图书馆研究馆员李国庆先生介绍了《天津文献集成》的重要文化意义,建议出版系列成果,并呼吁地方政府对天津文化建设增加投资。廊坊师范学院许振东教授,介绍《廊坊古籍珍本丛刊》的整理与编纂过程,分享其对地方文献建设的认识。天津社会科学院孙爱霞副研究员,以《北洋画报》为主要资料,从诗词文献整理角度挖掘近代天津历史文化内涵。天津图书馆王国香副研究员,对高洪钧《天津艺文志》开展补遗工作,共整理现存天津人文献2300种,在高志基础上增补815种,对研究天津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天津地方史专家章用秀先生,分享了其利用地方文献对天津绘画艺术展开的研究工作,提出三个观点:研究绘画艺术须以文献为支撑,地方文献和实际考察要融通与互补,要把天津绘画艺术放在天津历史文化的大视角中。天津市宝坻文史研究者宋健先生,分享了宝坻地方文献的发现及整理历程,介绍当地研究者积极开展宝坻地方相关研究,同时注重地方文献宣传和推广工作,丰富了“文宝坻”名片,为地方文献走地方提供新思路。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乔于芮、韩慧平、黄玲玲、潘红宇也分别就天津人物年谱编撰及天津作家的著述研究做了分享。

研讨会现场图片2

 

研讨会现场图片3

 

作为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下设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地方文献研究中心在成立当日即举办了本次研讨会,以期通过专家学者的切磋研讨,为地方文献工作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学者们纷纷表示地方文献研究方兴未艾,大有前途,并共同期待2024年第二届“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全面在线下召开,大家共聚一堂,再话天津卫的地方文献研究。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